2012年4月11日星期三

马六甲品品香餐室


在許多人的印象裡,“品品香”似乎與麵線劃為等號;也正因為麵線的籍貫屬性,使不少人以為“品品香”所賣的,應該是地道的福建小吃,那就大錯特錯了!
屈指一算,第一次造訪這家小吃店,已是約莫廿年前的事了。

那時候我剛從國外回來不久,工余時間常帶著相機和筆記本,自得其樂,不辭舟車勞頓地從吉隆坡坐巴士到古城,去做田野資料的蒐集。走累了,便站在紅屋廣場前面那樹影幢幢的河堤上,背對著一大片漆上荷蘭紅的古蹟建築群,手捧一碗冰涼沁心的印度煎蕊(Chendol),邊吃邊凝視眼前那條黃濁不堪,汨汨流向河口方向的馬六甲河。

已成習慣,每一次的目光,最終都會落在對岸一處巷口前的石級上,然后“登岸”而去。也許是因為巷口左側是一排貸倉似的雙層建築,右邊是延綿不斷的另排雙層老店屋的臨河后座,從整體來看,巷口地方仿彿形成畫面中一個缺口似的;加上石級旁植有一株約莫兩層樓高的大樹,以及樹蔭底下一座似乎與巨樹依傍,共存了不知多少歲月的小小拿督公神龕,總提供遠在對岸的我,一個無窮想像的空間。

后來,向附近的三輪車伕詢問,才“發現”那排石級通往的巷衢,竟然銜接我常常從那一路走來的打鐵街,只是每回走到街口便拐入吉靈街,因此,忽略對面還有這么一小段可通往河邊的巷子;這家由海南人經營了五六十年的“品品香”小吃店,就位于街口的右側,雖然時間已久遠,但仍記得曾在那裡吃過不知多少碗清湯麵線呢!

讓我悸動的巷口和石級

打鐵街的前身稱為甲板街,據稱源自船上的甲板,不難讓人聯想,此街為昔日遠渡重洋者下船后的落腳處,至于是否早年這裡曾經出現過製造甲板的工坊,那就不得而知;此外,由于街上有間兩百多年歷史的三多廟,客家人稱它為大伯公廟,所以這條街又被叫成大伯公街。至于打鐵街一名,倒是后來這裡聚集了許多客家籍的鐵匠而得名;不過在老街坊口中,仍習慣保留原來的甲板街。

或許對當時的我而言,打鐵街上的景景物物,都是熟悉和有感情的,連同延伸而去的打金街和觀音亭街,都留有我的許多汗水和足跡。然而,一旦換個角度,或隔以一條河的距離去思索及觀望眼前再熟悉不過的景物時,全新的體會往往令我始料未及和眼界大開;也正因為如此,讓我養成走“累”后便跑到對岸去觀看“石級”的習慣。

直至十多年后,當我看到古城文史工作者賴碧清,在她的著作《古城遺書》中提到這巷口和石級時,心裡仍會一陣悸動。她將那排蒼老崩潰的石級,給描寫成歷史上岸之處,更巧妙地把早年先輩們在登岸后腳下所走的,給形容為一條從異鄉到故鄉的路,多撼人心弦的書寫啊!

衝著麵線而來

攤開菜單,上面所列的,也不過是簡單歸類的煮炒粉食,外加煎蠔蛋、蝦蛋、芙蓉蛋、豬扒和雞扒,再加上兩三道所謂特色菜,如紅燒魚和豆醬魚等;乍看之下又是福建炒蠔麵,又是閩式煮蚵仔麵線湯,又是廣府炒滑蛋河,又是海南雞扒的,倒像各種方言飲食的大集合、大熔爐;更有意思的是,顧客仿彿都是熟客,菜單幾乎是無用武之地。一眼望去,幾乎每桌都點了麵線湯,顯然大家都是衝著麵線而來。

不管煮或炒,配料總是以鮮蠔(蚵仔)、肉片、蝦仁、豬肝和豬小腸為主,再配搭幾種粉食,如:麵線、鹼麵、粿條和米粉,便造就“品品香”再庶民不過的幾道讓馬六甲人回歸童年的古城味道。看來簡簡單單,沒有漂亮的擺盤,沒有十足的賣相,工夫就在簡單之間,老闆曾繁漢如何堅持以慢工細活的哲學,即便滿座,每次卻只煮炒一碗或一碟粉食的從容態度。

站在店旁,可透視廚房的勞作景況,每每見到六十多歲的老闆,幾乎是以90度駝背的姿態,在緩慢與顫抖間煮炒時,心裡總是大聲地為他喝采。

也曾把“品品香”推薦給許多國外的知食友人,建議他們在古城散步的地圖上,標註這碗麵線湯。不止一次,台灣著名出版人林載爵,在品嚐后不禁興奮地對我說:真想走到廚房去跟老闆說聲謝謝啊!

品品香餐室

創始年:1950年代

地址:T786 Lorong Hang Jebat, Melaka.

營業時間:08:00~14:00 (星期三休息)
http://www.chinapress.com.my/node/298174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